WEDCV155VD5RRV515DV

 

文|潮黑 近日關於華為p40的上市,已經被傳得沸沸揚揚了,不少消費者也因此蠢蠢欲動,對於這款手機充滿了期待。華為p系列的分化,最初就是主打拍照。而這個系列當中的手機拍照功能也從來沒有讓人失望過,每一次都能給消費者帶來新的期待。那麼即將上市的這款p40,又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 ... 首先這款手機搭配的是6.7英寸的螢幕,這個尺寸也是當下最為主流的尺寸。支持3k的解析度,螢幕方面的清晰度很高。螢幕樣式的設計可以說是這款手機的第1個亮點,採用了挖孔四曲面,曲面屏一般情況下是左右兩個面。但是上下兩個面同樣被設計成曲面,將這款手機的邊框進一步收窄。而這麼做的好處就是屏占比會更高,和無邊框手機不同,四曲面屏不管是外形還是它的手感以及視覺效果,都會更上一層樓。整個機身也採用玻璃材質,手感非常的舒服。 ... 據說還有皮質的,這個只有等真正上市的時候才知道。另外就來看看這款手機的攝像功能,背後採用的是矩陣式5攝像頭,似乎在當下的手機當中,攝像頭越多,給人的感覺好像就越高大上。在這款手機當中,主攝像頭的像素能夠達到5200萬,同時支持10倍的光學變焦。這就意味著這款手機的像素與之前相比,足足提升了一倍還多。再加上這種超清的螢幕解析度,手機拍攝出來的照片,足以和一般的相機媲美,可見這款手機的相機功能到底有多麼強大。 ... 除此以外,相機功能中自帶了很多專業攝影數據,方便一些從事攝影行業的消費者使用,非常的貼心。這款手機的顏色有多種多樣,包括橙色,紫色,白色,黑色以及深綠色,每一種顏色都比較符合年輕人的選擇,同時其中的很多顏色又是專門為女性設計。畢竟p系列主打的就是拍攝功能,拍攝功能使用最多的除了一些專業攝影人士之外,恐怕就是一些愛美的女性朋友。 ... 因此這款手機在設計的時候,顏色上的多樣化,讓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顏色,最起碼用起來也會覺得賞心悅目。由於疫情的原因,這款手機的正式發布會很有可能延期或者直接取消,具體的還需要官方給出進一步的公告。

 

 

內容簡介

  目前很多學生選擇科系時,從師長的眼光看,都不免帶有短見,傾向於功利主義方面。天份比較高的都跑到醫、工科去,而且只走入實用方面,而又不選擇基本科學,譬如學醫的,內科、外科、產科、婦科,有很多人選,而基本科學譬如生物、化學、病理學,很少青年人去選讀,這使我感到今日的青年不免短視,帶著近視眼鏡去看自己的前途與將來。
  
  我今天頭一項要講的,就是根據我們老一輩的對選科系的經驗,貢獻給各位。我先講一段故事:
  
  記得四十八年前,我考取了官費出洋,我的哥哥特地從東三省趕到上海為我送行,臨行時對我說,我們家早已破壞中落了;你出國要學些有用之學,幫助復興家業,重振門楣。他要我學開礦或造鐵路,因為這是比較容易找到工作的,千萬不要學些沒用文學、哲學之類沒飯吃的東西。我說好的,船就要開了,那時和我一起去美國的留學生共有七十人,分別進入各大學。
  
  在船上我就想,開礦沒興趣,造鐵路也不感興趣,於是只好採取調和折衷的辦法,要學有用之學。
  
  當時康乃爾大學有全美國最好的農學院,於是就決定進去學「科學的農學」,也許對國家社會有點貢獻吧!
  
  那時進康大的原因有二:(一)康大有當時最好的農學院,且不收學費,而每個月又可獲得八十元的津貼;我剛才說過,我家破了產,母親待養,那時我還沒結婚,一切從命,所以可將部分的錢拿回養家。(二)我國百分之八十的人是農民,將來學會了科學的農業,也許可以有益於國家。
  
  入校後頭一星期,就突然接到農場實習部的信,叫我去報到。那時教授便問我:「你有什麼農場經驗?」我答:「沒有。」、「難道一點都沒有嗎?」、「要有嘛,我的外公和外婆,都是道地的農夫。」教授說:「這與你不相干。」我又說:「就是因為沒有,才要學呀!」後來他又問:「你洗過馬沒有?」我說:「沒有。」我就告訴他中國人種田是不用馬的。
  
  於是,老師就先教我洗馬,他洗一面,我洗另一面。他又問我會套車嗎?我說也不會,於是他又教我套車,老師套一邊,我套一邊。套好跳上去,兜一圈子。接著就到農場做選種的實習工作,手起了泡,但仍繼續的忍耐下去。
  
  農復會的沈宗瀚先生寫一本《克難苦學記》,要我和他做一篇序,我也就替他做一篇很長的序。我們那時學農的人很多,但只有沈宗瀚先生赤過腳下過田,是唯一確實有農場經驗的人。
  
  學了一年,成績還不錯,功課都在八十五分以上。第二年我就可以多選兩個學分,於是我選種果學,即種蘋果學。分上午講課與下午實習。
  
  上課倒沒有什麼,還甚感興趣。下午實驗,走入實習室;桌上有各色各樣的蘋果三十個,顏色有紅的、黃的、青的……形狀有圓的、長的、橢圓的、四方的……要照著一本手冊上的標準,去定每一蘋果的學名,蒂有多長?花是什麼顏色?肉是甜是酸?是軟是硬?弄了兩個小時。
  
  弄了半個小時一個都弄不了,滿頭大汗,真是冬天出大汗。抬頭一看,呀!不對頭,那些美國同學都做完跑光了,把蘋果拿回去吃了。他們不需剖開,因為他們比較熟悉,查查冊子後面的普通名詞就可以定學名,在他們是很簡單。我只弄了一半,一半又是錯的。
  
  回去就自己問自己學這個有什麼用?要是靠當時的活力與記性,用上一個晚上來強記,四百多個名字都可記下來應付考試。但試想有什麼用呢?那些蘋果在我國煙台也沒有,青島也沒有,安徽也沒有……
  
  我認為科學的農學無用了,於是決定改行,那時正是民國元年,國內正在革命的時候,也許學別的東西更有好處。
  
  那麼,轉系要以什麼為標準呢?依自己的興趣呢?還是看社會的需求?我年輕時候《留學日記》有一首詩,現在我也背不出來了。我選課用什麼做標準?聽哥哥的話?看國家的需要?還是憑自己?只有兩個標準:一個是「我」,一個是「社會」,看看社會需要什麼?國家需要什麼?中國現代需要什麼?
  
  這個標準―—社會上三百六十行,行行都需要,現在可以說三千六百行,從諾貝爾得獎人到修理馬桶的,社會都需要,所以社會的標準並不重要。
  
  因此,在定主意的時候便要依著自我的興趣了;即性知所近,力之所能―—我的興趣在什麼地方?與我性質相近的又是什麼?問我能做什麼?對什麼感興趣?我便照著這個標準轉到文學院了。
  
  但又有一個困難,文科要繳費,而從康大中途退出,要賠出以前兩年的學費,我也顧不得這些。經過四位朋友的幫忙,由八十元減到三十五元,終於達成願望。
  
  在文學院以哲學為主,英國文學、經濟、政治學之門為副。後又以哲學為主,經濟理論、英國文學為副科。到哥倫比亞大學後,仍以哲學為主,以政治理論、英國文學為副。
  
  我現在六十八歲了,人家問我學什麼?我自己也不知道學些什麼,我對文學也感興趣,白話文方面也曾經有過一點小貢獻。在北大,我曾做過哲學系主任、外國文學系主任、英國文學系主任。中國文學系也做過四年的系主任,在北大文學院六個學系中,五系全做過主任。
  
  現在我自己也不知道學些什麼,我剛才講過,現在的青年太傾向於現實了,不憑「性之所近、力之所能」去選課。
  
  譬如一位有做詩天才的人,不進中文系學做詩,而偏要去醫學院學外科,那麼文學院便失去了一個一流的詩人,而國內卻添了一個三、四流甚至五流的飯桶外科醫生。這是國家的損失,也是你們自己的損失。
  
  在一個頭等且第一流的大學,當初日本籌劃帝大的時候,真是計劃遠大、規模宏偉;單就醫學院就比當初日本總督府還要大。科學的書籍都是第一號編起。基礎良好,我們接收已有十餘年了,總算沒有辜負當初的計劃。
  
  今日台大可說是台灣唯一最完善的大學,各位不要有成見,帶著近視眼鏡來看自己的前途、看自己的將來。聽說入學考試時有七十二個志願可填,這樣七十二變,變到最後不知變成了什麼。
  
  當初所填的志願,不要當做最後的決定,只當做暫時的方向。要在大學一、二年的時候,東摸摸、西摸摸的瞎摸。不要有短視,十八、九歲的青年仍沒有能力決定自己的前途、職業。進大學後第一年到處去摸、去看、探險去,不知道的,我偏要去學。
  
  如在中學時候的數學不好,現在我偏要去學,中學時不感興趣,也許是老師不好。現在去聽聽最好的教授的講課,也許會提起你的興趣。好的先生會指導你走上一個好的方向,第一、二年甚至於第三年還來得及,只要依著自己「性之所近,力之所能」的做法,這是清代大儒章學誠的話。
  
  現在我再說一個故事,不是我自己的,而是近代科學的開山大師―—伽利略(Galileo),他是義大利人,父親是一個有名的數學家,他的父親叫他不要學他這一行,學這一行是沒飯吃的,要他學醫,他奉命而去。
  
  當時義大利正是文藝復興的時候,他到大學以後曾被教授和同學捧譽為「天才的畫家」,他也很得意。父親要他學醫,他卻發現了美術的天才。
  
  他讀書的佛羅倫斯地方是一工業區,當地的工業界首領希望在這大學多造就些科學人才,鼓勵學生研究幾何,於是在這大學裡特為官兒們開設了幾何學一科,聘請一位叫李奇氏(Ricci)當教授。
  
  有一天,他打從那個地方過,偶然的定腳在聽講。有的官兒們在打瞌睡,而這位年輕的伽利略卻是非常感興趣,於是不斷地一直繼續聽下去。趣味橫生了,便改學數學。
  
  由於濃厚的興趣與天才,就決心去東摸摸、西摸摸,待摸出一條興趣之路,創造了新的天文學、新的物理學,終於成為一位近代科學的開山大師。
  
  大學生選擇學科就是選擇職業。我現在六十八歲了,我也不知道所學的是什麼?希望各位不要學我這樣老不成器的人。
  
  勿以七十二志願中所填的一願就定了終身,還沒有的,就是大學二、三年也還沒定。各位在此完備的大學哩,得有這麼多好的教授人才來指導,應趁此機會加以利用才是。
  
  社會上需要什麼,不要管它。家裡的爸爸、媽媽、哥哥、朋友等,要你做律師、做醫生,你也不要管他們;不要聽他們的話,只要跟著自己的興趣走。
  
  想起當初我哥哥要我學開礦、造鐵路。我也沒聽他的話,自己變來變去成一個老不成器的人。後來我哥哥也沒說什麼,只管我自己,別人不要管他。
  
  依著「性之所近,力之所能」學下去,其未來對國家的貢獻,也許比現在盲目所選的,或被動選擇的學科會大得多,將來前途也是無可限量的。
  
本書特色

  依著「性之所近,力之所能」學下去,是要跟著自己的興趣走,還是照著別人的期望走?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胡適(1891.12.17〜1962.2.24)


  原名嗣穈,行名洪騂,字希疆,後改名適,字適之,筆名天風、藏暉、鐵兒等,安徽績溪上庄村人,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曾擔任國立北京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長、中華民國駐美大使等職。興趣廣泛,著述豐富,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紅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165804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192頁 / 15 x 21 x 0.9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zyBO57P.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652357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永靖頻尿改善中醫診所二水恐慌治療有效中醫診所竹塘手抖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秀水情緒緊張治療中醫 社頭下背酸痛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網路評比不錯的和美中醫診所,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伸港下背酸痛看什麼科 名間鄉味覺異常中醫推薦 南投這間中醫診所看診態度好,睡眠障礙改善很多鹿谷鄉口乾、口渴中醫推薦 中州科大附近推薦睡眠障礙中醫推薦 網路評比不錯的南投中醫診所,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溪州睡不著治療中醫 大村便秘或腹瀉治療中醫 這間彰化中醫診所很大推,睡眠障礙改善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折扣這邊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